Wednesday, June 4, 2008, 09:35 AM - 藝文活動
遠見雜誌2008年二月號第260期中的焦點人物專欄介紹的是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標題如此下著: 他是誰?讓安藤忠雄也佩服!

在本篇專欄中以大篇幅介紹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也是現任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的
辦學精神與治學理念,再沒看過這篇報導前,其實也不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原因不
是因為我孤陋寡聞,而是因為他太過低調了,一個低調的人如何能獲日本建築大師安
藤忠雄首肯,為他設計大學院校的藝術館呢?
安藤說:「我是被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的辦校理念所感動,再加上校園具藝術典雅
的氣息,因此決定建此案。」看了本篇報導,蔡先生的辦學理念令筆者不禁萬分感動,
但令筆者更加好奇的,還是校園本身是如何具藝術典雅的氣息啊?有瑰麗的聖母百花大
教堂嗎?是有豐富的巴洛克式建築嗎?還是到處都有驚世的畫作呢?
為了一解筆者的疑惑,決定親自走訪一趟,探個究竟!!原本以為亞洲大學,這麼有國
際觀的名字應該是坐落在香港阿或是新加坡之類的地方,但是他就在台灣,而且是坐
落在台中縣霧峰鄉,一個很美麗的地方,這個地方在921的時候也是個重災區喔!這是
個大雨滂沱的一天,行車經二高下霧峰交流道

右轉中正路後眼見即是2旁綠意盎然的行道樹,直走400公尺後柳豐路右轉便見921震
災後重建學校復興國小部及國中部


在921災後,中部倒了不少校舍,也重蓋了不少新興校舍,復興國小就是災後重建計
畫之一的新興校舍,整體規劃與美觀讓筆者心動不已,好想去上學成了當下筆者的唯
一念頭!車行繼續往前約200公尺處,映入眼簾的景觀,不盡令筆者眼睛為之一亮,
這…這…這是我在台灣看過最屌的大學了!!

在整個校區裡面沒有圍籬式的大門,沒有圍牆,校園就在路的2旁,與整個社區結合
成一體,充分讓人感受一股親切無距離的感覺!主建築以20根希臘柱體環繞而成的圓
弧造景搭配圓頂造型,的確能讓人在第一時間震攝,彷彿隨著時空機到達了異國,路
的右邊望去,更是令人咋咋稱奇,以古羅馬競技場的外觀建構成的體育館,除了在外
觀上亮眼,在內涵上更是把體育與競技在視覺與創意上作了天衣無縫的搭配!


筆者終於也能夠體會為什麼安藤忠雄以具藝術典雅的氣息來形容這美麗的校園,因為
在這個校園內,處處充滿了藝術的痕跡,舉凡處處可見的雕像


其中最為人所熟悉即為 羅丹的 沉思者雕像

我想在創辦人眼中,會以這個雕像來取代許多偉人的銅像,用意莫過於鼓勵在校的師
生都能透過不斷地不停地思考來創造出學問與自身的價值!
但在整個校園中,最讓筆者欣賞的還是在各個不同的建築物中,都有其代表性建築藝
術產物,而最令筆者駐足的莫過於在建築物中隱身的希臘柱體,希臘柱體為何令人驚
艷呢?實乃因為建築史上的上古希臘羅馬時期(大約從西元前1100 年至西元 476年)
建築風格及理念深深影響日後歐洲建築型式數千年之久,而此時期所留下來的遺蹟大
都只剩柱體其中以愛奧尼克式(Ionic / Ionisch) 、多利克式 (Doric / Dorisch) 及科林斯式 (Korinthic / Korinthisch),三種為主,而這三種在這
個校園裡,通通可以看見。
愛奧尼克式柱之最大特徵在於樑柱頂端兩側的兩個大型渦卷 形裝飾,而柱身則呈現
輕巧優美等特色


多利克式柱則較為質樸、單純有力,體現希臘文化早期和諧一致、質樸端莊的精神,
今日所遺留下的希臘建築中最知名的巴特農神殿,即多利亞式柱之代表

科林斯式柱完全呈現繁華纖細之風,其特徵為樑柱頂端猶如百花爭放的花束,其柱身
亦遠較愛奧尼亞式柱更為苗條與華麗,體現出希臘建築晚期追求華美之特性。


除了有豐富的仿古建築,在這座校園裡處處可見崇尚自然的綠地

最為特殊的是創辦人把個人收藏二三十年的藝術品陳設在學校的藝術中心供校內外人
士一起欣賞

而我想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與線索了,所謂的藝術典雅的氣息,應該就是來自這些
點點滴滴的創意與作品,而這也是安藤忠雄為什麼願意操刀設計藝術院的原因了!

從雜誌專訪延伸到實地校園走訪,我想台灣的教育欠缺了許多人文的素養,從筆者念
書以來一直至此,都是不斷的重複著這些問題,教育的環節太大,每個人的期許不同
,筆者無法判定孰是孰非,但筆者如果再有機會選擇,治學理念與校園環境絕對會是
筆者重點考慮的一點,培養一個日後賺大錢的學生,或許可以透過現行教育制度ㄍㄧㄣ
出來,但培養一個有國際觀、懂得生活、懂得美、懂得思考的學生,或許環境與感染
力才是最大的關鍵!!!

亞惿客戶關係/artie customer relation
延伸閱讀: |
| 0 引用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1904 )





Tuesday, May 6, 2008, 10:35 AM - 藝文活動

週末趁著晴朗的好天氣,去了一趟台北市立美術館,我只知道好像有個建築展
,老實說,這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伊東豊雄是誰。買票進去後發現人很多,突然
覺得我應該先做好功課再來的,不過也因為我一無所知,所以看的特別仔細。
這次「伊東豊雄:衍生的秩序」特展是繼2006年10月起在日本東京與仙台等
展覽後的國際第一站。整體概念在於伊東豊雄認為,不論在任何時代,建築都
是將「秩序」予以形態化而來。這是相對於不斷變化的自然與社會而言,然而
今天,為了解決地球環境的問題,人們尋求的建築已經進展到需藉由與自然更
親密的關係來加以秩序化,因此,必須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東西,以更複雜的
秩序、能呼應成長變化的秩序、流動的秩序,加以轉化為建築。所幸隨著電腦
科技的進步,利用非線性的幾何學來創造建築的技術逐漸變得可能。這次的展
覽,介紹伊東豊雄最近十年中,回應這樣的主題所嘗試的具有實驗性之設計案
,同時探討21世紀的建築所應該具有的形態。
伊東豊雄(1941-)是近年來頗受國際矚目的日本建築師,2001年完成的「仙台
媒體館」(Sendai Mediatheque)被譽為新世紀建築的代表作,隨即在世界
建築界掀起「伊東風潮」,2002年獲頒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 伊東與
台灣的建築因緣始於高雄世運會主會場的設計案((2005年),緊接著又在2005
年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國際競圖中勝出,2007年更受邀設 計臺灣大學社會科學
院新館。也就是說,台灣現在有3件大型的建築都是伊東所設計的,之前我大概
知道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和高雄世運會主場在興建中,但我實在不知道這兩個建築
這麼特別,而且都是出自伊東豊雄之手。
首先,我看到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我覺得就像是原始人的洞穴,流線空間彷彿像
是一個抽象空間,任何飛馬行空在這裡都似乎是可行的,而相較於中正紀念堂兩
廳院的嚴肅和莊嚴,這個半開放式的建築讓人更容易親近,非常迷人。

伊東以「聲音的涵洞」形容其設計,他希望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是表演藝術場地,
同時也是空間藝術場所,既是本地居民活動的生活休閒場所,也是世界注目的新
表演藝術徵。而他所建構的是一個會呼吸的組織,「藝術」與「生活」,「內」
與「外」的網絡,是一種新型態的地標。伊東豊雄表示:「這個體系,我已思考
兩年半了,沒想到有機會在台中實現。」在設計構圖中,他寫著:「不再執意於
既存的線性或曲面建築,且超越原本幾何學的模式,過去的機械式美學思考,將
轉為全新的電子美學形式。」這項工程預計2009年完成,我相信屆時一定會成為
台灣人、甚至國際注目的焦點。

再來,是高雄世運會主場,是三度螺旋空間的架構,並且是世界上首座用太陽能
發電的體育館場。外觀呈現波動的視覺,以展現運動員的速度感,但是特殊造型
設計突破傳統鋼筋混凝土造型,使得施工上有相當的技術難度。伊東豊雄提出了
以「開放式運動場(Open Stadium)」、「都市公園(Urban Park)」、「螺旋
連續體(Spiral Continuum)」為設計概念,希望創造出一個與周圍環境相互
連結的運動場。整體主結構系統的屋頂架構,是由鋼管交織而成的螺旋連續體(
上面是太陽能板),稱為「馬鞍」(Saddle)的RC造曲面牆綿延不斷,用以支撐
上面的觀眾席,同時也構成運動場的重要特徵。看到架構的時候,我第一個想法
是:這個真的蓋的出來嗎?然後看著模型我覺得它就像是一個玩具,實在很難想
像它會真實呈現在眼前,而且還是在台灣。


伊東豊雄的建築風格上,非常活潑而且人性化,在他不同的作品中,除了台中大
都會歌劇院、高雄世運會主場外,我也非常喜歡表參道TOD’S大樓以及多摩美術
大學圖書館。表參道TOD’S大樓在聚集國際精品的東京表參道上,他種下混凝土
樹木,讓樹枝般的結構參差不齊的向上攀長,讓白天的陽光、夜晚的燈光,自然
從枝葉間灑落,和大樓外的那顆大樹相互呼應,就像是一體的延伸,從室內往外
看,似乎有種在樹屋裡的感覺。

而多摩美術大學的圖書館,採用隨機排列的拱形結構,讓傾斜的地面和外部的公
園風景以及建築物,保持一種連續流動感。而且交會的拱形牆面,把空間地劃分
成不同的域,加上書架、桌子等,讓各個功能區域既保有個體,又與整體空間保
持連續的視覺感。直接顯露的鋼筋結構和混凝土,並沒有再做粉刷或是其他加工
,卻不會讓人感覺粗糙,完全就是一個簡單又流暢的空間。


北美館這次的展場內,除了作品、手稿等展示之外,還規劃了體驗空間,這個體
驗空間蠻有趣,是純白挑高空間,四週的牆壁上投射著有關作品設計概念的影片
,而搭配大型曲面地板,走在裡面要相當的小心,藉此可以體驗空間的流動性,
在裡面大家隨性坐著看影片(進入是需要脫鞋的),感覺有點像在戶外的公園,有
一種閒適的感覺。

這位國際級建築師即將在台灣實現的前衛建築,實在讓我瞠目結舌,我還記得我
在《北歐魅力》一書中,看到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位瑞典設計公司老闆來台
灣時,記者問:「你對台北市的變化有什麼感想?」他回答:「這是我所看過全
世界發展最快的城市,只是好像建築師彼此並不習慣交談。」言下之意,是大家
各蓋各的,完全不顧是不是跟旁邊的景觀搭配,更沒有什麼統一的計畫。看過伊
東豊雄的設計之後,我發現他的建築和自然環境是相連的,我們待在建築物裡,
它就像一個盒子,把我們困住並隔離,而我們的思緒也跟著狹隘...看完伊東豊
雄的建築設計,除了感受到他的深奧的設計觀之外,我還深刻的感受到,建築業
視需要細心和獨特思維,光是看建築模型就知道,除了拼裝的功夫之外,連裡面
的小人都做的這麼仔細,我真的覺得很佩服。

伊東豊雄說:「20世紀的建築是作為獨立的機能體存在的,就像一部機器,它幾
乎與自然脫離,獨立發揮著功能,而不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但到了21世紀,
人、建築都需要與自然環境建立一種連續性,不僅是節能的,還是生態的、能與
社會相協調的。」
相關連結
wiki伊東豊雄
台北市立美術館
亞惿企劃/artie matketing
延伸閱讀: |
Friday, March 28, 2008, 09:41 AM - 藝文活動
2008年開春,台北當代藝術館友善推出由上海美術館副館長張晴先生策劃的「果凍時代」,
以主題性的方式呈現當代中國青年藝術家的創作風貌。
然而為什麼「果凍」?
果凍一代中國青年所創造的文化或藝術,
相較於歷史上或世界上其他城市的青年文化,
究竟有何值得一書之處?

歷經多年改革開放,現代化和城市化陸續降臨中國各地,
中國終於誕生了「果凍」一代;這原是西方點心的果凍,
自1985年第一條果凍生產線被引入中國後,
便陪伴著1980年前後出生的中國孩童成長,
而這一代中國孩童,也開始經歷所有現代化國家曾經歷過的種種自由與孤寂、
開放和自我、純粹及混雜等百味雜陳、反覆辯證的現代化課題。
<以上擷取自果凍時代導覽摘錄>
一個文化的延續與傳承與現代藝術的銜接,
其實真的會很讓人所困擾,
到底是判斷時代對於藝術的意義重要,
我是藝術本身所代表的時代意義重要?
在看過這次展覽同時發現對岸的青年,
其實真的不難發現兩岸青年對於自己在時代下背負的重任,
是非常有著超乎常人想像的心靈衝動,
一些意識概念跟台灣的青年,不謀而合。
也許是我脫離那種意識形態的年代太久,
或是根本不算經歷過與了解那時代的義意吧,
對於作品表現的想法受到的刺激太大。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作品,說花了四年時間完成,
"人魚生死圖"

一開始的人魚成長,看似開心,經過成長越趨脫離正常思維,
一直到最後........結果請參觀"果凍時代"...
真的是讓我對於對岸青年的思想與表現非常的震撼。
以上圖片擷取自當代藝術館 請不要轉載做商業用途。
亞惿設計/artie design
延伸閱讀: |
Friday, March 7, 2008, 10:49 PM - 藝文活動
回想小時候 關在房裡練鋼琴 不能跟小朋友出去瘋 只能跟一些寒冷國家的古人作曲家作朋友
他們不認識我 我跟他們也不熟過了幾年
手指頭稍稍靈活了些調皮的我 看到窗台上麻雀開心嬉鬧著
我敢用鋼琴最高音的琴鍵跟他們對話
秋天夜裡 F major7 轉 C major7
慢慢地 不斷的反覆
心底的落葉味道被Zoom In 被放大
好簡單的兩個和絃 帶我走進鋼琴倒影裡的世界
倒影裡的我 一個人往森林裡走去
確實有風 有落葉在眼前滑落
長大了才知道 那叫做心情
也可以就地席地而坐 當成享受...
逐漸地 各種不同的心情變成氣味
變成景物變成了千變萬化的顏色光影
15%的小煩憂 加上20%的孤單
再加上剩下的昏黃燈光調配出來的頻率和絃 放在時間軸上...
我變成了鋼琴 鋼琴變成了我 我好快樂 !
不用說話 也不怕被罵
況且爸媽也不知道我在彈我自己 ...
這會兒,寫著寫著我又回到了最快樂的時光裡了,那些音符、和絃、跳躍~
所有情緒都是我自己,都是...哈哈!【亂彈】.....
本次專輯,不僅收錄唱片名製作人李正帆歷年來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為
饕饗KKBox的用戶,他更是傾力全新編曲,破天荒的是他亦親聲發唱,成為
他在網路上的處女作!喜歡音樂的你,千萬不要錯過,由這位千萬張唱片銷
售創作音樂人的初聲試啼!!
以上是李正帆的引言
一首歌,其實已經解釋了李正帆這後半人生的,新觀念,新理想,新目標
雖然只是贊助廠商而受邀,但是在一場以為平凡的發表會,
這位音樂老前輩,卻用故事解釋了這個世界,
他的音樂,夢醒時分是我了解原來是他的一首歌,
他的作品出現在很多流行樂曲中。
但是今天要說的不是他的音樂,
而是像他這樣已經被尊稱為音樂前輩的人如此地位與成就,
一樣會有低潮與憂鬱,我也經歷過,雖然感受不同,
那天的音樂發表會,其實聽了許多他的故事,
知道每個人都會有挫折有失敗,
但是,
我們並不為了要成功或金錢而努力,
而是要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金錢成就名聲地位,都只是建築在自己是否有能力作有意義的事情。
亞惿設計/artie design
Thursday, January 3, 2008, 09:01 PM - 藝文活動
2007年的最後一個禮拜敦南誠品,來了一場創意市集嘉年華

雖然敦南誠品外小小的一個區域
但是還是擠滿來很多來參加的各個創意設計的單位

不過雖然是創意市集.但是還是在創意中看見疲乏
皮革系的作品.屢見不鮮,
那種手工製作的小冊子小布娃.還是有點老梗
不過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一個簡單的t-shirt 創意
把美少女戰士變成綠巨人浩克
把多啦A夢的靜香變成露點的寫真女郎
但是礙於每個設計師的著作權,沒辦法拍照...

不過還是人山人海啦!!!!
每個攤位除了賣自己的作品之外,還有投票比賽比誰熱門

不過還是有那種會偷偷灌票的人啦!!!
我拿到的票就被攤位設計師偷偷寫上自己的號碼
冏掉...

整個晚會到了晚上七點一起熄燈點蠟燭
跟日本一起熄燈歐!!!
不過我的數位相機也跟著熄燈....
沒電了...冏X2....
MAXELL是這次的主辦商

臨走的時候不要忘記投下自己最愛的設計師攤位喔!!!

亞惿設計顧問/Artie Design
延伸閱讀: |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06:52 PM - 藝文活動
Fragiles展覽在美國邁阿密Design展館展出最新的當代工藝設計產品
是集合了50位當代藝術家共同參加的展覽,展覽期間為12月6-9日。
這次展出內容的作品,大都是以古典華麗結合現代設計,高貴的外觀夾帶略微
酸味的諷刺例如雕刻細緻的陶瓷娃娃當成蠟燭台,滴落的熱臘淋在娃娃頭上一
種奢侈的感覺油然而生

古典宮廷用的咖啡杯挖了個洞被當成壁燈。


軍人用的AK47步槍,被劃上了許多對比強烈的花紋,著實反映著現代對於環境
想表現的精神用於設計作品上,讓我們也對現代設計有所新的體認。
以上圖片都是來自 www.dezeen.com
不要亂貼做商業用途喔!!
亞惿 design
延伸閱讀: |
Wednesday, December 5, 2007, 05:40 PM - 藝文活動

上禮拜五,11月30號,去西門町紅樓看了台北數位藝術節"PENPLAY"玩開的展覽,有別於每日都埋頭在網頁設計裡的我所見識到的數位藝術,很多的主題都來自於現在科技的反效果。

例如現在很多街頭青年常常隨手拿起了五顏六色的噴漆罐,恣意的在廣場上牆壁上等等的空間塗鴉,而雷射塗鴉更是把這藝術擴大以及反諷,為何要說擴大呢?雷射塗鴉可以讓你塗鴨在任何你爬不到.走不到.上不去的地方.可能是101大樓可能是總統府,卻也小小的吐槽了塗鴨破壞環境的街頭藝術家們,因為雷射塗鴉,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也許發明的數位藝術家可能常常在刷牆壁吧...

展欄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光"噴漆.這噴漆可以噴在一種感光紙上,讓你在夜晚也能做畫,跟雷射塗鴉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我手殘,而是裡面不能用閃光燈拍照,所以照片沒幾張...
展覽還算豐富,晚上都還有數位藝術的實體表演,不過免費的展覽,就是有不守規定的人,裡面很多東西都被搞壞了,還貼出警告標語來,我想這是免費展覽下的另外一種風險吧。
前一頁